2020-10-29
 
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生物医药成果显著,未来仍需全产业共同发展
2020年10月29日  

导读

10月27日,“2020科技创新企业前沿峰会”在京举行,本届峰会旨在探讨科技前沿话题,挖掘最具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,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。会上还发布了首届人民网科技创新企业优秀案例。本次峰会紧扣科技发展脉搏,聚焦新基建,重点围绕“新一代信息技术”和“生物医药”两大战略新兴行业,邀请科技领域专家以及科技创新企业代表汇聚一堂,共同为我国科技和创新建言献策中国化工网okmart.com


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生物医药成果显著,未来仍需全产业共同发展 中国化工网,okmart.com

圆桌论坛二活动现场。人民网记者翁羽奇 摄


近几年,生物医药成为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倍受关注的领域之一,同时,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,更加重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。艺妙神洲创始人、CTO齐菲菲对此表示,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生物医药行业产生了更大的挑战,也带来了一些经验教训。第一,首先应该做的是预防。第二,基因检测以及针对新冠肺炎做的核酸检测,是否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诊断出来。第三,才是医药治疗的领域。

“我们针对某一种疾病做药物的研发,历程非常长,从研发到临床实验,最后拿到新药的证书批件做生产,平均需要十年的周期。”齐菲菲提出,未来几年是否还会出现新的病毒和疫情?能否再更短的事件内完成上述工作?

实际上,疫情的防控和治疗所产生的挑战只是医药领域的一个方面,在医疗设备领域、医药冷链运输领域以及一些审批审核环节,都还有诸多方面要完善。对此,齐菲菲指出,医药行业的发展有赖于诸多相关行业的支持,在仪器设备方面,由于国内目前仍旧依赖进口,而中国拿到那些最新设备则会比日本、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落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,从而阻碍了这一行业的发展。同时,他还指出,国内药品冷链运输没有得到充分发展,高铁和航空公司的运输限制也制约了这一行业的进行,这也是未来生物医药行业需要改进的领域。

加科思研发总裁胡邵京则提出,生物医药从研发到临床试验,最后应用于病人,产生资金的回拨最终形成完整的循环,这一过程全程受政府政策的影响,包括其中的审批环节、准入环节以及市场补贴、医保体系等,目前国内在这些方面已经有非常大的改进,但仍然有改进的空间,如果进一步完善之后,会对整个行业有更大的助益。

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挑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,诚如各家企业所言,这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落地和完善,也需要政府政策更切实的帮助行业发展。但与此同时,在过去的几年中,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成就。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指出,“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间,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从原先的仿制向原始创新在过渡,国家“十一五”期间设立重大新药创制、科技重大专项,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,这十几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十几年,取得了非常显著的、让世界瞩目的成绩。”

他解释道,从中国生物医药的研发能力到政府的监管体系,以及法治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成熟,中国加入ICH之后,国内沿用了全球最高的药物研发和监管标准。与此同时,国内这些年孕育出越来越多的临床前的药物品种,相信在“十四五”的未来几年,国内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候选药物会越来越多,成为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。但他也指出,药物研发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,相应的配套产业也应紧紧跟上,比如上游的原料、生产的仪器设备等等,“未来不仅需要持续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,研发出越来越多的国产配套产品,为我们的药物研发提供更多的支撑。”

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中国化工网无关。本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一周内进行,以便我们及时处理。
客服邮箱:service@cnso360.com | 客服QQ:23341571